關于貧血(Anemia)
貧血是血液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影響了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全世界大約有十億人患有缺鐵性貧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而孩童、孕婦以及年長者也較容易患病,此外,在晚期和接受化療或放療的患者中,貧血發(fā)生率可超過90%。貧血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渾身無力,耳鳴等。貧血因其患病人數(shù)多、病因復雜,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
貧血的病理機制比較復雜,最主要原因是血紅細胞降低所致。從病因上,大致可以分為造血原料異常所致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造血細胞異常所致貧血、造血調節(jié)異常所致貧血、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即溶血性貧血)以及紅細胞胞外環(huán)境異常所致溶血。
脊椎動物造血是一個進化保守和高度調控的過程,涉及從造血干細胞(HSG)產(chǎn)生分化的血細胞譜系。斑馬魚是研究脊椎動物循環(huán)系統(tǒng)發(fā)育,特別是造血功能的強大遺傳和發(fā)育模型,斑馬魚的造血功能與哺乳動物高度保守。斑馬魚造血系統(tǒng)的形成,包括紅系、髓系、淋系及巨核系為主的造血系統(tǒng),其相關的轉錄因子及信號轉導通路與人類有高度的同源性,這些特點使斑馬魚在人類造血系統(tǒng)和血液疾病的研究中有著更加廣泛的應用。
圖1 斑馬魚胚胎造
(A) 28~54 hpf的HSPCs來自背主動脈腹壁上的內(nèi)皮細胞,并由多種局部信號誘導,包括由背主動脈中somte來源的“endotome細胞”產(chǎn)生的Cxcl12b和原始髓細胞產(chǎn)生的Tnfa。在斑馬魚中,HSPCs進入背主動脈腹側的血管外空間,分裂并進入循環(huán)。(B) 48~96 hpf HSPCs退出循環(huán)并停留在CHT中,其中包括Kitlgb、Osm、血小板生成素、集落刺激因子3a、Ccl25b、Cxcl8b和Cxcl12a等局部信號調節(jié)其販運和擴張。血管內(nèi)皮細胞重塑,在HSPCs周圍形成一個口袋,在CHT占用期間,somte來源的基質細胞錨定HSPCs。原始中性粒細胞通過分泌Mmp9調控HSPC的表達,Mmp9可裂解本地產(chǎn)生的Cxcl12a。
苯肼誘導斑馬魚貧血模型:溶血性貧血是由于紅細胞的破壞增速、增多,超過造血補償能力范圍時所發(fā)生的一種貧血。研究表明,苯肼是一種溶血劑。苯肼作用于紅細胞膜,加速膜表面亮氨酸、賴氨酸及組氨酸的水解,使大量紅細胞迅速遭到破壞;同時可選擇性地氧化膜骨架和α珠蛋白,并將磷脂酰絲氨酸易位至紅細胞表面,導致紅細胞變形性降低,增強紅細胞黏附到細胞外基質的能力從而破壞循環(huán)血中的成熟紅細胞,使血紅蛋白變性聚集、形成Heinz小體,使得紅細胞的破壞速度遠大于機體紅細胞再生的能力,最終導致機體發(fā)生溶血性貧血。
用鄰聯(lián)茴香胺染色法對紅細胞進行特異性染色(呈紅色),貧血斑馬魚心臟部位的紅細胞較正常斑馬魚明顯減少。由于斑馬魚早期出現(xiàn)血液循環(huán)時胚胎透明,在解剖顯微鏡下即可觀察到。該模型被廣泛用于功能性食品領域的功效評價,用于評價物質的改善貧血作用。
圖2 樣品處理后斑馬魚紅細胞數(shù)量(染色強度)表型圖
長春瑞濱誘導斑馬魚貧血模型:靜脈注射給予長春瑞濱也可誘導斑馬魚貧血模型。大劑量長春瑞濱骨髓抑制明顯,導致血小板、紅細胞及白細胞數(shù)目(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T細胞等)減少和貧血,最終導致免疫力低下。
隨著先進的基因編輯工具的開發(fā)應用,如morpholino(MO),轉錄激活物樣效應核酸酶(TALEN),和CRISPR-Cas9等,斑馬魚逐漸成為比小鼠更高效、更便捷的模式生物。
cas002突變斑馬魚貧血模型: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骨髓衰竭綜合征,其主要表現(xiàn)為包括紅細胞在內(nèi)的多種血細胞減少,并經(jīng)常伴隨腫瘤易感,如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成骨瘤等。2015年,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大醫(y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潘巍峻小組研究揭示了一種全新的造血干細胞增殖穩(wěn)態(tài)調控機制,指出協(xié)調的核糖體蛋白合成機制是維持造血干細胞自我更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該研究對具有人類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相似表型的斑馬魚cas002突變體進行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kri1l基因突變后核糖體40S小亞基中的18SrRNA合成受阻,核糖體無法正確組裝,蛋白合成能力異常并誘導錯誤折疊蛋白在細胞中大量積累,由此激活了PERK-eif2α信號通路,進而引發(fā)高強度的細胞自噬,且該過程不依賴于p53信號通路介導的細胞凋亡;過度的自噬行為破壞了造血干細胞自我更新能力,進而導致骨髓衰竭。該項研究工作首次闡明了核糖體蛋白異常、過度自噬和骨髓衰竭三者間的聯(lián)系,并利用PERK信號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劑或直接針對自噬過程的小分子抑制劑等有效恢復了斑馬魚再生障礙性貧血模型中造血干細胞增殖能力,揭示其應用于相關血液疾病靶向治療的潛在價值。
圖3 cas002突變體的造血缺陷
eaf突變斑馬魚貧血模型:EAF1(ELL-associated factor 1)和EAF2(ELL-associated factor 1)是ELL(eleven-nineteen lysine-rich leukemia)相關因子,是超級延伸復合體SEC(super elongation complex)的主要組分,可與RNA聚合酶II共同調控包括白血病和胚胎發(fā)生在內(nèi)的多種生物學過程。Eaf2是一種缺氧反應基因,它受HIF-1α特異性刺激,該家族基因能夠保護細胞免受低氧誘導的細胞死亡并抑制細胞在低氧條件下對葡萄糖的攝取。
2023年,劉靜霞教授團隊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構建了該家族基因eaf1-/-和eaf2-/-的斑馬魚突變體模型以及一系列生物學實驗手段的檢測分析,發(fā)現(xiàn)eaf1和eaf2可通過調節(jié)gata1a表達和WNT信號通路調控斑馬魚紅細胞生成,從而調節(jié)機體的低氧耐受能力。該研究詮釋了eaf1和eaf2在斑馬魚紅細胞發(fā)育和低氧耐受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發(fā)現(xiàn)了eaf1和eaf2基因是調節(jié)魚類耐缺氧等經(jīng)濟或生產(chǎn)性狀的重要分子,也為貧血及其相關疾病的再生醫(yī)學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圖4 eaf1和eaf2調控斑馬魚紅系發(fā)育的分子機制
其他:目前,已有許多大規(guī)模的突變體篩選計劃正在斑馬魚中進行,數(shù)千種各式各樣的組織發(fā)育異常突變體已經(jīng)被篩選出來。由于斑馬魚獨特的胚胎透明體外發(fā)育優(yōu)勢,使得科研人員對胚胎的獲得、突變體表型的觀察極為方便和高效。比如,哈佛大學醫(yī)學院的Leonard I Zon教授所領導的課題組就已經(jīng)成功篩選出50多種影響紅系造血功能的突變體斑馬魚。這些不同類型的突變表型涉及斑馬魚造血的各個階段:有的不能造血,有的是造血祖細胞分化受阻,有的是造血前體細胞增殖受阻,有的是光敏性血液病,有的是低色素等等,在這些特定表型中,有許多和人類的某些先天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非常相似。
以這些斑馬魚模型為基礎,采取定位克隆策略,有學者已經(jīng)鑒定出了一種與血色素合成有關的關鍵基因ALAS-2。在人類中,ALAS-2基因突變可引起X連鎖的鐵粒幼紅細胞性貧血。此外,還有學者利用斑馬魚發(fā)現(xiàn)了一個編碼鐵轉運蛋白的新基因,該基因突變可導致腸道內(nèi)鐵的吸收障礙,引起低色素性貧血,而在人體中,該基因則與常染色體顯性血色素沉著病有關。此外,斑馬魚的地中海貧血模型也已經(jīng)被建立,并被證實與血紅蛋白的一個基因作為有關。
斑馬魚貧血模型評價指標
藥物誘導模型:血紅蛋白含量(ELISA)、鄰聯(lián)茴香胺染色(心臟紅細胞染色強度)、斑馬魚血細胞發(fā)育生成相關基因表達(ba1、hbaa1、gata1a、klf1、runx1、gata2a等)、紅細胞標志基因(globin)、特異造血因子(gata1、c-myb、lmo2)
基因編輯模型:斑馬魚形態(tài)學變化、細胞凋亡、血紅蛋白含量(ELISA)、鄰聯(lián)茴香胺染色(心臟紅細胞染色強度)、瑞氏-吉姆薩染色(紅細胞形態(tài)變化)、斑馬魚血細胞發(fā)育生成相關基因表達、原位雜交
斑馬魚是一種很好的研究造血功能的脊椎動物模型,因為它具有許多遺傳研究的優(yōu)勢,并且紅細胞生成過程在哺乳動物之間高度保守。該模型動物允許正向基因篩選、反向基因研究、大規(guī)?;瘜W篩選和靶向基因功能研究。斑馬魚貧血等血液相關疾病模型的建立為開發(fā)新的治療方法及藥物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木芮生物具有完善的斑馬魚實驗平臺,并建立起了上百種的臨床疾病模型,利用遺傳、行為、細胞、生化分子等實驗技術,深入探索疾病發(fā)生的機制,進而為臨床治療疾病提供可行的治療方案或藥物篩選機制。我們依托成熟的科研技術,可以為廣大客戶提供基礎科研、毒理測試、藥物篩選等服務,助力生物醫(yī)學領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Wattrus SJ, Zon LI. Stem cell safe harbor: th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niche in zebrafish. Blood Adv. 2018 Nov 13;2(21):3063-3069. doi: 10.1182/bloodadvances.2018021725. PMID: 30425071; PMCID: PMC6234371. [2]李開瑩,郭朝萬,陳杰,等.基于斑馬魚模型評價多肽紅參飲調節(jié)氣血作用[J].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2023,(16):29-32.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23.08.035. [3]Jia XE, Ma K, Xu T, Gao L, Wu S, Fu C, Zhang W, Wang Z, Liu K, Dong M, Jing C, Ren C, Dong Z, Chen Y, Jin Y, Huang Q, Chang X, Deng M, Li L, Luo L, Zhu J, Dang Y, Chang HC, Zon LI, Zhou Y, Chen S, Pan W. Mutation of kri1l causes definitive hematopoiesis failure via PERK-dependent excessive autophagy induction. Cell Res. 2015 Aug;25(8):946-62. doi: 10.1038/cr.2015.81. Epub 2015 Jul 3. PMID: 26138676; PMCID: PMC4528055. [4]Liu W, Lin S, Li L, Tai Z, Liu JX. Zebrafish ELL-associated factors Eaf1/2 modulate erythropoiesis via regulating gata1a expression and WNT signaling to facilitate hypoxia tolerance. Cell Regen. 2023 Apr 1;12(1):10. doi: 10.1186/s13619-022-00154-3. PMID: 37002435; PMCID: PMC10066051.